江南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,讓人忍不住沉迷,讓人墮落,讓人不忍逃離。更讓人......
錦溪,因溪得名,湖蕩密布,古橋聯袂。晨霞夕輝,盡灑江面,滿溪躍金,燦爛若錦帶,所以得名錦溪。錦溪歷來有“金波玉浪”之稱。遠在新石器時代,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,創(chuàng)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。史載,南宋建都臨安時,宋孝宗的寵妃陳妃病歿水葬于此,錦溪便改名陳墓,長達830年。1993年,恢復錦溪古名。
走入古鎮(zhèn),一眼便能看到錦溪標志性的“十眼長橋”。橋全長52米,有九柱十孔。橋前是一池蓮花,橋后便是浩蕩的五保湖。池畔靜靜佇立的是蓮池禪院,陳妃病死后,宋孝宗為了懷念她,下旨在此設僧建寺,為陳妃誦經超度。而陳妃的墓,也修建在橋后的五保湖中,稱為“陳妃水冢”。
錦溪位于江蘇省昆山市,東臨淀山湖,西依澄湖,南靠五保湖,北有礬清湖、白蓮湖。它的名字往往被淹沒在烏鎮(zhèn)、周莊、同里這些著名古鎮(zhèn)的喧鬧中。與那些讓人耳熟能詳的古鎮(zhèn)相比,錦溪卻依然樸素而寧靜。如今,禪院里早已沒了誦經的聲音,取而代之的是纏綿婉轉、柔漫悠遠的南方戲曲。原來這里已經成為票友們聚會切磋的地方。當你置身于水鄉(xiāng),面對著小橋流水、粉墻黛瓦的時候,你就會明白了南方的戲曲為何都柔美悠長,而北方的戲曲為何都粗獷奔放。
錦溪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仿佛進入了原汁原味的水鄉(xiāng)生活。讓人感受到錦溪是一個仍舊呼吸著的古鎮(zhèn),仍舊生活著的古鎮(zhèn)。
這個季節(jié)的錦溪不冷不熱,早上的空氣微涼而清新,古鎮(zhèn)的路大多是石板鋪成的,有些更是一塊塊錯落碼放的青磚鋪砌而成,中間并沒有填塞粘合物,腳踩上去,發(fā)出輕微的撞擊之聲,和著清晨的鳥鳴,行成悅耳的音樂。和所有的水鄉(xiāng)一樣,錦溪并不大,河水從古鎮(zhèn)中央穿過,于是沿著河水的左右兩側便成了主干道。從主干道向兩邊,是一條條縱深出去的小巷。
與那些商業(yè)店鋪林立的古鎮(zhèn)相比,錦溪更具有生活氣息。古鎮(zhèn)中住的大部分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水鄉(xiāng)人,雖然有了游客,他們依然不緊不慢的過著自己的生活。于是,那些充滿著生活滋味的咸菜缸、洗澡盆、蘿卜干、洗衣磚,匯聚成了錦溪的味道。漸漸的,人們從睡夢中醒來,開始了一天的生活。店鋪打開封板,廚房里有了炊煙,各家把爐子搬到巷子里,點燃蜂窩煤,婦女抱著大盆的衣服在水邊一邊洗一邊與對岸的鄰里聊天。
與鳳凰古鎮(zhèn)的喧囂相比,在錦溪,讓人感受到的只有古樸和寧靜。即使是在周末的白天,也沒有摩肩接踵的游人。喜歡安靜的,可以隨意在古鎮(zhèn)中走走,慢慢的品味和拍照。喜歡熱鬧的,可以在河邊最熱鬧的街上去買些古鎮(zhèn)的特色小吃。大白天,也可以輕松的找到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,陽光下打個盹。捧一杯清香的綠茶,倚靠在河邊的廊橋上,眼前是優(yōu)美的水鄉(xiāng)風光。
與其他古鎮(zhèn)的小資情調,新式店鋪和酒吧相比,錦溪保留了具有原始風味的老式茶館。花上十幾元錢,就可以在這里擁有一段原汁原味的水鄉(xiāng)時光。河水悠悠的流過,沒有一絲波瀾,長廊、石橋、白墻黑瓦的屋子都映在水中。整個畫面都和我夢中的水鄉(xiāng)一模一樣。
水鄉(xiāng)的生活就這樣在一天天中渡過,閑散而安逸。它不是為游客準備的錦溪,它仍然是兩千多年時光長廊中的那個江南水鄉(xiāng)。
水鄉(xiāng)的生活就這樣在一天天中流失,閑散而安逸。它不是為游客準備的錦溪,它仍然是兩千多年歷史長廊中的那個江南水鄉(xiāng)。
水鄉(xiāng)的生活就這樣在一天天中消失,閑散而安逸。它不是為游客準備的錦溪,它仍然是兩千多年地理長廊中的那個江南水鄉(xiāng)。
錦溪美食:襪底酥、長隆月餅、醬汁肉、海棠糕等
五一旅游攻略:2015重慶周邊五一旅游攻略
本文由重慶旅行社青旅江北分社供文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