譚嗣同故居又名為大夫第、湖南瀏陽會館,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譚嗣同故居,可以用“深三進,廣五間,三棟二院一亭”來概括它的整體面貌,屬硬山頂結構,上鋪小青瓦,兩邊設置風火山墻,中堂、后堂有過亭,“大夫第”的工藝之精美,主要體現(xiàn)在木雕上,屋頂?shù)拿恳桓杭?、每一個斗拱以及雀替,均有雕飾圖案,且線條流暢。正廳屏門,也是雕刻技術的杰作。每扇屏門上面部分采用雙面雕刻的手法鏤空而成,而且通風采光適合湖南潮濕的氣候。過亭上方有長棱形六角藻井,兩廂配置亭榭、閣樓。鑲嵌在風火山墻上的堆塑造型,非常新穎,每朵花飾栩栩如生,故居的格門、花窗的工藝雕刻,配上布局嚴謹、高大寬敞的廳院,在南方地區(qū)都是罕見的。
瀏陽會館的正房五間現(xiàn)仍存,北面兩間為譚嗣同當年所居。前面的院子里被低矮的建筑擠得只剩小道,高大的屋宇仍一望可見,上面蓬草叢生,柱子上漆早沒有了,看得見木頭的紋路。門戶緊閉的北面一間,就是譚嗣同的“莽蒼蒼齋”。
他的屋子在五間西房的北套間,自題為“莽蒼蒼齋”。他的許多詩文、信札都在這里寫成。莽蒼蒼齋原有一副譚同同自書的門聯(lián):上聯(lián)是“家無儋石”,下聯(lián)是“氣雄萬夫”。后改上聯(lián)為“視爾夢夢,天胡此醉”,改下聯(lián)為“于時處處,人亦有言”。會館里還有維新志士開會的里院北屋。
他在菜市口的法場上說:“有心殺賊,無力回天;死得其所,快哉快哉!”
慈禧發(fā)動政變后,搜捕維新志士,國內外友人曾設法營救,勸其逃往國外,譚嗣同堅辭說:“外國變法未有不流血者。中國變法流血請自嗣同始!”決心以身殉法,喚醒國人。1898年9月24日譚嗣同瀏陽會館被捕,繼而被殺害于萊市口。
瀏陽會館現(xiàn)已有較大的改建,但當時的建筑格局大多尚存。
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。即大夫第官邸。位于瀏陽縣城關鎮(zhèn)北正路。建于明末清初,占地約10000平方米。故居坐西南朝東北,磚木結構,二進院布局,東側有園囿,前棟臨街,面闊5間,進深2間,二層硬山頂。中堂與后堂之間有一過亭,歇山頂,封火山墻,蓋小青瓦,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,基本保存完整。
他的屋子在五間西房的北套間,自題為“莽蒼蒼齋”。他的許多詩文、信札都在這里寫成。莽蒼蒼齋原有一幅譚同同自書的門聯(lián):上聯(lián)是“家無儋石”,下聯(lián)是“氣雄萬夫”。后改上聯(lián)為“視爾夢夢,天胡此醉”,改下聯(lián)為“于時處處,人亦有言”。會館里還有維新志士開會的里院北屋。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