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位于祖國的大西北,是歐亞大陸的中心,面積是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,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的聚集區(qū),主要以維吾爾族為主,除了維族,還存在著其他12個民族,各民族在新疆融匯出豐富而又獨特的飲食文化,相對應(yīng)的這些飲食文化都反映了新疆農(nóng)牧區(qū)和多民族的特色。說到新疆眾多的美食,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烤羊肉串和大盤雞了……跟著小編看看新疆的眾多美食吧。
烤羊肉串
這絕對是新疆菜的一個金字招牌,哪個城市要是沒有標志性的烤爐和戴著花帽的維吾爾族大叔及小伙,那這絕對是個四線以下的城市。不過要吃原汁原味的新疆烤肉,還是要來新疆。首先,新疆的羊肉本身就好,尤其是阿勒泰大草原和伊犁大草原的羊肉,滿滿都是羊肉的鮮嫩,完全沒有一點讓你反感的膻味,一點不膩。傳說維吾爾族女性坐月子的時候要吃掉兩只羊,你就知道這羊肉有多美味,也能明白有些維吾爾族女性為什么這么胖,哈哈。注意注意,新疆烤肉用的都是鐵簽子!真的不知道用木頭簽子烤出來的那叫什么。不過新疆確實也有木頭簽子烤的,但是那是紅柳烤肉!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,肥瘦搭配地穿在細鐵釬上,放在長形的烤羊肉串爐上烤,然后撒些辣面、精鹽和孜然粉,數(shù)分鐘即熟。
新疆大盤雞
這是除了烤肉之后的第二張名片,經(jīng)常在內(nèi)地可以看到菜單上寫著新疆大盤雞。不過我的經(jīng)驗是在內(nèi)地盡量不要點,因為味道差太遠了。經(jīng)常會做成紅湯燉雞,或者直接就把面墊到下面 就上菜了。。。新疆大盤雞是幾省人民的結(jié)晶。四川人的辣皮子豆瓣醬,陜西人的面,甘肅人的土豆,還有新疆本地的土雞。一盤優(yōu)良的大盤雞絕對是色香味俱全的,吃完肉再下皮帶面,那叫一個歹歹的!
新疆大盤雞分為沙灣大盤雞和柴窩堡大盤雞兩種,沙灣大盤雞帶有濃稠的汁,吃完后上皮帶面蘸食。柴窩堡大盤雞是將雞塊用油炸透后,用朝天椒干炒而成,更有嚼勁。 新疆大盤雞屬清真小吃,因用大盤盛裝雞塊而得名。在新疆流行已有近10年的歷史。
薄皮包子
薄皮包子(“皮特爾曼吐”)是維族人喜愛的食品。薄皮包子即蒸包子,包子皮搟得很薄,熟時幾乎透過包子皮可以看到里面的餡,吃起來好像包子皮都溶化到嫩肉油香中了。薄皮包子和烤包子一樣以肉餡為主,不同的是,配料相對簡單,只是洋蔥,鹽還有些許胡椒粉。薄皮包子可以配馕,也可以配抓飯來吃,味道很贊。當然你也可以蘸醋和辣椒面享用。薄皮包子和烤包子一樣實在,我一次吃五六個就很撐了。嘗一嘗這的有別于烤包子的味道,來一次味蕾上的按摩吧。
馕
新疆同胞日常主要食品,它是一種烤制而成的面餅,近似燒餅,或脆或軟,味香適口。馕多以麥面為原料,也有用玉米面,輔之以芝麻、洋蔥、雞蛋、清油、酥油、牛奶、鹽、糖等佐料烤制而成,還有一種在面粉中加入鮮羊肉輔之以配料制成的肉馕。大多呈圓形,種類頗多,形態(tài)、大小風味不一。
拉條子
拌面又叫拉條子,就是用筷子粗的拉面配上各種炒菜,外地的朋友總是叫它打鹵面。。。新疆的小麥生長周期長,特別適合做拌面,我曾經(jīng)在南方試過用當?shù)孛娣圩?,確實差的太遠。新疆拌面分維吾爾族和回族的,我感覺維吾爾族的拌面原汁原味,面特別勁道,回族同胞做的是花樣繁多,阿魏菇拌面,羊腰子拌面,過油肉拌面,各種菜都能做拌面,菜單上能給你寫幾十種拌面。累了一天之后,一盤過油肉拌面,幾串烤肉,一瓶烏蘇啤酒,絕對讓你一身輕松!
米腸子和面肺子
米腸子和面肺子是用羊下水做的一道名饌,深受維吾爾、回族等少數(shù)民族的歡迎。 其做法是:將羊肺子和羊大腸洗凈,將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,呈糊狀加油和鹽,灌入面肺內(nèi),然后扎緊氣管,放入水中煮兩小時左右即成。米腸子是用切碎的羊肝、羊心、羊腸油、加胡椒粉、孜然粉、精鹽拌入大米,用水煮,待半小時,在腸中扎眼使之漏氣,煮一小時即熟。喜歡吃下水的朋友絕對會愛上它的米腸子是用切碎的羊肝、羊心、羊腸油、加胡椒粉、孜然粉、精鹽拌入大米,用水煮,待半小時,在腸中扎眼使之漏氣,煮一小時即熟。
椒麻雞
椒麻雞是新疆美食中的一道經(jīng)典菜式,不論是在正式的宴席還是三口之家的飯桌上都有它的存在。椒麻雞色澤清亮,紅的花椒,綠的小蔥,黃的姜絲,還有白嫩的雞肉,入口麻而不燥,鮮咸并存,清爽可口。做為涼菜,在夏天椒麻雞充當美酒佳肴中的點睛之作,冬天呢?他的出現(xiàn)則會讓你眼前一亮,在你享用完它以后,它的麻味提神醒腦。在我看來椒麻雞因為口感軟嫩的雞肉,顏色亮麗的配料理所當然地成了涼菜中的貴族小姐。
馕包肉
馕包肉維吾爾語稱為“塔瓦喀瓦甫”,在全疆各地都能吃到。因制作方法的不同,導致了口感的不同。顧名思義,馕包肉是“馕”和“羊肉”這兩個新疆特色相結(jié)合而成的一道菜肴。去新疆一定要嘗一下馕包肉。
油塔子
形狀似塔,色白油亮,面薄似紙,油而不膩,香軟不沾,老少皆宜。可以當早點,配合粉湯食用最佳。油塔子形狀似塔,色白油亮,面薄層次很細,香軟油多而不膩。
制法:先用溫水把面和好,加酵面揉成軟面,發(fā)約一小時,再加堿水揉好稍餳。根據(jù)制作需要,揪成數(shù)塊,外抹清油待用。取其中一塊,搟薄拉開,抹上煉羊尾油,撒少許精鹽和花椒粉,將面邊拉邊卷,卷好后搓成細條,再切成若干小段,然后擰成塔狀,入籠屜用旺火蒸半小時,即可啟籠食用。
曲曲
新疆曲曲是近似漢族的餃子和餛飩之間的一種面食,其形狀像餃子,但做法又像餛飩,所以其味道綜合了兩者的優(yōu)勢。曲曲的包法類似餃子,但皮要搟的很薄,個頭也要小,比紅棗略大一些。曲曲皮薄餡嫩,配以羊肉原汁、原湯,極有營養(yǎng)價值,十分爽口。做時先包成餃子形后,再將兩頭從底部彎凹形捏合在一起,邊沿還用手捏成密密的花紋。餡用羊肉、洋蔥等剁成泥制成。下曲曲要用鮮肉湯,并放一些肥羊尾油丁和香菜,是深受維吾爾人民喜愛的傳統(tǒng)風味小吃。
烤全羊
新疆烤全羊,選料考究,制法特殊,在國內(nèi)外享有盛譽,是當?shù)馗呒壯缦胁豢扇鄙俚牟穗取?救蜻x用上好羯羊,將蛋黃、鹽水、黃姜、孜然粉、胡椒粉、面粉調(diào)成糊狀汁,涂抹在全羊上,頭部向下,放入馕坑密封燜烤1小時左右,即可取出食用。在隆重的宴會上,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制的餐車上,頭系紅綢,嘴含青菜,推至餐廳,任賓客隨意切割品嘗。
?
烤包子
食如其名,烤包子當然是烤出來的,值得一提的是,在哪里烤出來的呢?不是烤箱,而是馕坑。所以說啊,如果你想吃上烤包子,必須要找一個有馕坑的店,這是不是很難得啊,當然這在新疆還是蠻普遍的??景永餄M滿的都是和洋蔥拌在一起腌制過的羊肉丁,從馕坑出爐以后,皮色黃亮,輕咬一口,濃濃的肉香味撲面而來,香濃的羊油霸占了你的整個嘴巴。
抓飯
維吾爾語叫polu,以前確實是手抓著吃的,不過現(xiàn)在是用勺。伊犁產(chǎn)的旱稻,加上新疆優(yōu)良的胡蘿卜洋蔥(皮牙子)和羊肉,這是一鍋香噴噴的抓飯所必備的。我在內(nèi)地也做過,不過味道確實也不行,第一,羊肉不好,有時只有山羊肉。第二,米不行,不過用東北大米是可以的。第三,胡蘿卜味不行,大新疆的胡蘿卜是甜的!味道很濃郁,但內(nèi)地很難找到味道這么濃的胡蘿卜。當然,做抓飯也可以用雞肉哦,不過大肉還是算了。
由重慶旅行社推薦
關(guān)于我們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合作伙伴 | 法律聲明 | 人才招聘 | 安全提示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