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方位:泰國清邁
目標位:拜縣
離開清邁,跟隨小編一同前往清萊府的拜縣(Pai),其間距離不到200公里,一路全是蜿蜒崎嶇的山道,修得雖好,卻還是有3小時的車程,所幸窗外有青山美樹陪伴,峽谷深處吹來陣陣涼風,飄散一路黃花。[
重慶旅游網(wǎng)推薦]
說拜是個縣城,還不如說是個小鎮(zhèn)更貼切,鎮(zhèn)中只有一條主街道。長途汽車站位于最熱鬧的十字交叉路口,邊上有個小寺廟
(WatKlang),立著的金頂佛塔在陽光下十分耀眼,年輕的僧侶揮舞著竹帚,唰唰地打掃著落葉,尚幼的那個扶著獨輪車跟在后面,時不時地發(fā)呆。
蘭納王朝時,這里的政治地位相當重要,現(xiàn)在卻找不到一點點那時的顯赫跡象,一座沉睡了幾個世紀的小山城,而今只有一片寧靜和永存的美麗。
民宿酒館設計店鋪
拜河的左岸是老城,上世紀70年代左右這里還是個頗為復雜的地方,來往著金三角地區(qū)的游兵散勇、鴉片種植者、毒梟以及想去長頸族部落獵奇的西方背包客。到了80年代,毒品被取締,散兵游勇和毒梟被招安,并在更遠的山區(qū)有了土地和合法身份。當年年輕的歐美背包客們已不再年輕,他們厭倦了流浪和過眼風景,于是找一個泰北的妻子留在拜縣,生幾個混血孩子,開起嬉皮的民宿、酒吧和西餐館,迎接下一波背包客的到來。
曼谷的小資們也來了,開起設計店鋪,出售手工藝品、珠寶、起司蛋糕、刺青、卡布基諾、薄荷雞尾酒……不同的酒吧每晚都上演不同的節(jié)目,而且時間錯開,拜縣夜不眠,凌晨五六點才肯睡去。
禪意和世俗皆有味
所以,黎明時分的拜河總是靜無一人,巨型竹輪水車兀自轉著,河面青荇漂蕩,河邊竹樓和拜縣標志性的紅郵筒此刻全浸在霧中。
昨夜吹笛子的男人、獨自小酌的女人、休了學來亞洲冒險的年輕哥們、想找樂子的英國妞兒,統(tǒng)統(tǒng)不見了,拜縣忽然現(xiàn)出了靜謐模樣,好比你從某人安靜的表情里瞥見了真正的內(nèi)心。
霧慢慢散去,山影起伏,被晨光渲染至美:淺藍、淡紫、胭紅、幼粉、橘紅、金黃……抻腿坐在竹橋上,什么也不想,什么也不做,且聽風過竹林的聲響。
一條狗的出現(xiàn)打破了這種禪意般的長久寧靜,它匆匆跑過竹橋,把我引向河的對岸。鬼佬們都還睡著,早市顯然得到晌午才能熱鬧起來,只是當?shù)厝艘呀?jīng)躺不住了,當?shù)谝豢|陽光照上鑾廟(WatLuang)的白色尖頂,修車的、出攤的、賣菜的、煮米線的、刨木瓜絲的、販水果的,一下子全冒了出來。
過一條深巷,喧囂頓時匿于耳后。紫色牽牛開得肆無忌憚,高腳屋里的人正在往墻上掛國王的像;再穿一條馬路,有間小診所,只一位醫(yī)生和一個護士,門口排了許多待診的人,泰族、華人、傈僳人,還有個蒙著黑頭紗的穆斯林女子,全都恭敬等候,像在等候神的召見。
而我已然身在伊甸。
TIPS:
從清邁到拜縣有幾種辦法:小巴、摩托自駕,或者小飛機!AYA車站的小巴車次很多,車票150泰銖,從早上到傍晚都發(fā)車;也可找旅行社代理,稍貴點,但會到酒店接。很多人喜歡租輛摩托自駕去拜縣,路很好走,關鍵是拉風!清邁機場有去拜縣的航班,大致單程人民幣500元左右,一般是一天一班,飛行時間不到1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