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我國的社會發(fā)展,越來越多的朋友走出了國門,出境游也越來越火熱。中國游客的消費水平高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,所以就出現(xiàn)了全球各國針對中國游客和本地游客的兩套消費方針。中國游客各種被宰的新聞層出不窮,我們是該怪那些黑心商家的不道德,還是應該反省自己?重慶旅行社想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情況。
一、外國人眼里的中國游客——“錢多人傻”
“錢多”的主要表現(xiàn):購買力強,根本不差錢,像買白菜一樣的買奢侈品。據(jù)巴黎旅游局統(tǒng)計:“中國游客日均購物金額達到59歐元。”這個數(shù)字已經超越了美國、日本等發(fā)達國家的游客購買力,因此法國人使出渾身解數(shù),吸引中國游客去消費。當然,除了法國,現(xiàn)在新加坡、韓國、日本......幾乎世界各國都笑迎中國旅客潮。
除了“錢多”,另外一個代名詞“人傻”的主要表現(xiàn):只買貴的不買對的,買個電飯煲、電動牙刷、馬桶蓋、大米都要跑到國外,至于這些東西好在哪里,值不值,買的時候似乎不太在意。西方媒體評論稱,不少中國消費者只是買到了商品,買不到“品位”,中國游客在一擲千金的時候,似乎買來的僅僅是第一,并沒有買來更多的尊重。
從以前的“看不起”到現(xiàn)在的“香餑餑”,中國游客成了全世界商家追捧的對象,但買買買的同時又常被指責素質低下,修養(yǎng)不夠。所以“錢多人傻”是中國人留給西方人的普遍形象。在他們眼里,中國人更像是一個“流動的錢包”,他們顯得“熱情”,無非是想讓“錢包”里的錢留在他們國家,幫助他們振興經濟,中國人“拯救”了世界經濟,但這種消費觀卻詆毀了自己。
二、以色列天價賬單
即便是較為冷門的以色列,也有中國游客被宰。16年8月,耶路撒冷市郊以當?shù)匕⒗迕?ldquo;阿布高什餐館”接待了8名中國游客,最后卻開出了一張1.65萬謝克爾(約合2.92萬元人民幣)的天價賬單。頗受本地人和外國游客好評的阿布高什餐館,通常吃一頓飯只需花上數(shù)百謝克爾。
中國人強大的購買力經常會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,但與此同時,中國游客夠“豪”值得宰似乎也成了各國的共識。
三、火爆的泰國宰客
日前,泰國一女網友到曼谷知名的霓虹夜市用餐時意外被當“肥羊”宰,原本80泰銖(約16元人民幣)的一餐飯,老板直接收了她150泰銖(約30元人民幣),給出的理由則是“以為她是中國人”。
事后,該女網友在社交網絡上發(fā)文吐槽,引發(fā)泰國網友熱議。她表示自己前兩天去霓虹夜市吃路邊攤,點了一份太陽蛋脆皮豬肉配羅勒,被收了150泰銖。這個價格在她看來很貴,因為類似的餐點在其他夜市只要價60到70泰銖。鑒于霓虹夜市有相當多的外國觀光客,存在本地人跟外國人“雙標”的現(xiàn)象,她還特意詢問這是否是給泰國人的價格,老板回她,“沒錯,這是泰國人的價格。”
但當事情被炒熱后,老板娘的回應更令人吃驚,她說這夜市有9成都是中國游客,“還以為她是中國人”,并表示如果是泰國人的話,會有便宜的80泰銖價格。此番言論,難免令中國游客有些不爽,但事實上擁有國外“被宰”經歷的中國游客不在少數(shù)。
四、在我們的鄰國韓國,也有針對中國游客的行為
例如有韓國餐廳在客人進店前會先問是不是中國人,是的話遞給你一份特制的菜單,價格會是正常菜單的雙倍或是多倍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外,有中國游客接過了陌生人遞來的一把約20粒粟米去喂鴿子,結果被索要20歐元,也就是說1粒粟米要1歐元。同一個地方,有人甚至因粟米,而被人強索40歐元。
五、最令人痛心的是國內也有不少宰自己人的情況
認為中國人“錢多人傻”的現(xiàn)在已經不止外國人了,國內幾個著名的景區(qū),也把罪惡的“磨刀”伸向了“自己人”,許多旅游城市和風景區(qū)都成了“宰客”重災區(qū),如:黑龍江的雪鄉(xiāng)、云南的大理麗江。
自己賺的盆滿鍋滿,顧不上游客心目中的形象,不愿購物被毆打、酒托橫行、出租車宰客、黑導游辱罵游客等等,這些國內旅游的負面事件在近些年層出不窮、舉不勝舉。
云南旅游業(yè)同樣亂象叢生,地陪把游客成“獵物”,帶到了合作的旅館;旅館老板把游客當成了“獵物”,介紹給合作的司機;司機把游客當成“獵物”,拉到了合作的景區(qū)……在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里,他們都套取游客們的“回扣”。
所以,不論是在國內外,宰客的情況都不少,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頻繁出現(xiàn)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