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江三峽之所以聞名于世,中外人士都喜歡,其主要原因除了三峽鬼斧神功的壯美風景,每個河段都有讓人期待的新風景,還有更多的歷史文化沉澱其中,等待人去發(fā)現(xiàn)。通常三峽游常規(guī)行程里因為時間的緣故,神女溪和小三峽是不會同時游覽的,但您去任何一處都已經(jīng)能感悟三峽的幽美意境了,更充分地體會三峽游的樂趣。
這次來三峽主要目的是為了拍攝神女溪,此時十二月,北風呼嘯的刮過江面,揚起的水霧刺得臉上生疼。這本不是旅游的季節(jié),但為了朋友的囑托(拍攝用于開發(fā)神女溪圖片資料),滿載相機(135機身4個120機身2個、鏡頭一大堆、沉重的三腳架等)、刀鋸、藥品、防寒服裝、長繩、魚具、炊具….簡直象搬家一樣。因本來就沒有路,所以請了當?shù)氐?位老鄉(xiāng)當向導。早上9點從青石鎮(zhèn)出發(fā),沿神女溪逆流而上。可不是走的河床,只能從離水面幾百米的山腰走。老鄉(xiāng)在前面用刀在稠密的樹叢中砍出一條所謂的“路”,我背著沉重的行囊,穿行在山澗,不一會就汗流浹背。坐下休息,在發(fā)現(xiàn)我竟置身一片耀眼的紅色之中。真正感受到“霜葉紅于二月花”意境。俯身望去,神女溪象一條琉璃絲帶蜿蜒曲折的纏繞在群峰之間。斑斕的五彩使我忘了疲憊,拿出相機一陣“掃射”。
中午過后,天色漸漸轉陰,我們不得不加快行進速度。無奈密林之中是寸步難行,人在這時已沒有平常的豪邁氣魄。大家默默地、艱難地穿行在本沒有路的山澗,很多的地方是絕壁很難通過。同去的有內蒙古建筑設計院的2位工程師以及我弟弟,向導在前面開路,我負責斷后。當我們行至一處絕壁時,其他人都小心翼翼爬過去了,惟有一位工程師在一段不到5米的絕壁中間不動了,我聽見前面有人叫我?guī)退妥哌^去。只見他雙手發(fā)抖,臉色蒼白,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滴。原來他在過去時無意向下看了一眼,從幾百米的山腰看下去,神女溪只象一條很細的白線,獵獵的冷風吹得他的頭發(fā)似一團亂草。我只好叫他不要緊張,讓我弟弟在前面牽著他的左手,我在后面抓住他后背護送他艱難地通過了??蛇@時,我的麻煩卻來了。就在他停住不走的地方有一顆帶刺的植物(俗稱“牛王刺”)勾住了我的攝影背心。我的雙腳只有腳尖站在不到5厘米的巖壁上,雙手攀緣的地方不到3厘米,稍有不慎就會掉落谷底,摔得粉身碎骨。我只得小心翼翼地騰出一只手費了很大的勁才取掉勾住衣服的刺,等我走過去,大家一陣歡呼。我卻無力的坐下,看看山下,真有種闖過鬼門關的感覺。
剩下的路程更是難走,我們一路走走停停。在天色即將黑盡的時候,我們才到達今天的目的地——凈壇峰電站。由于很疲勞,加之為了第二天的漂流探險,我們早早就沉沉睡去。
天色剛剛蒙蒙亮,我就被窗外群鳥的晨鳴吵醒。趕緊拿起相機出門,一出去我就被一座很奇特的山峰吸引了。因為是逆光,所以我只能看見它的剪影?;蠲撁摰木褪侨藗兙把龅拿珴蓶|頭像的側面惟妙惟肖的佇立在那里。這時早起的電站的站長走過來,他看見我在望著那山峰發(fā)呆,就笑著對我說道:“這是我們稱的偉人峰,你看象不象?”。他的問話使我回過神來,急忙拿出三腳架和相機,拍下了這神奇的山峰。隨著天色漸漸明亮,山澗漂浮在我的周圍的霧卻越來越濃了。
大家都陸續(xù)的起床,按原定計劃他們一行人乘橡皮艇先走,我和弟弟以及另外一位朋友因主要任務是拍照片,所以稍后再走。我整理了一下他們給我們留下的漂流裝備:二只橡皮艇、二頂帳篷,根據(jù)以往的經(jīng)驗我叫上我弟弟去準備了一些可能用得上的自制裝備:三根四米多長的數(shù)枝。后來證實這些準備幾乎救了我們的命,這是后話。
仔細檢查各種設備,因為怕相機進水,就用塑料袋扎緊,確信沒有問題后,裝備裝在一只艇上,我們人乘另外一只艇。準備停當,再回首看看朦朦朧朧中的凈壇峰就出發(fā)了??粗h去的偉人峰和白花花的急流的那一瞬間,我真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、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壯感覺。隨著湍急的溪水小艇載著我們向神秘的神女溪深出漂去。
因為人跡罕至,所以峽谷內保持著較為原始的植被。兩岸茂密的樹叢蒼翠欲滴,靠近溪邊的巖壁上開滿很多黃色的石蒜花。我在艇的前端,所以無心欣賞峽內美景,專注的觀察前面的情況。溪流的嘩嘩聲越來越大,逐漸變成了轟鳴聲。忽然,我發(fā)現(xiàn)距我們前面大約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個陡坎,湍急的溪水使小艇飛速向前,我意識到如果不立即停下靠岸將是很危險的。急忙用事前準備好拿在手中的樹枝用力插向水底,同時大聲指揮我弟弟他們一起用木棒插向水底??墒怯捎谒魈保又缀芑?,無論怎么樣用力,小艇依然向下漂去。隨著離陡坎越來越近,我急得滿頭大汗,心也提到嗓子眼上了。極度的緊張使我失去了原來的鎮(zhèn)靜,用木棒胡亂的插向水底,嘴里大聲嚷嚷:快!快!穩(wěn)住……..·#·$#¥#@&*¥%—¥…就在離陡坎邊大約三米的地方終于停下來。我們三人你望我、我望你,大家都知道目前處境依然很危險,必須想法靠岸才行。
我想這時我應該顯得鎮(zhèn)定才不至于影響軍心,看看四周尋找脫險的辦法。我叫坐在艇中央的朋友,取出事先準備的長繩,前面做一個象套馬的活套,然后瞅準山巖上一塊凸出向上的巖石,用力將長繩拋過去。也許是心情緊張,活套沒有套住那塊巖石,2次、3次、4次………..N次,我的力氣即將用盡,然而他顫抖的雙手子依然沒有將繩套上那塊巖石。當時我真的很絕望,你想想,那么冷的天,況且轟鳴的水流分明告訴我們前面的陡坎落差很高。忽然我想起為什么不用他的長木棍呢,于是我叫他將繩套綁在長木棍的前端,伸出去后距那塊巖石大概還差一米多。情急之中喊他用力將木棒扔過去,終于成功了。我們一起用力抓住繩子慢慢的向巖壁靠攏。當時我來不及細想,如果他將木棒扔過去而又沒有套住巖石,那我們就會因為木棒被急流沖走而被帶下陡坎。
上岸之后我們才發(fā)現(xiàn)大家的手都在沁著血珠。去陡坎邊一看,我的媽呀……….這里的落差大約有十多米高,其中亂石林立,如果我們真的滑入其中,生還的機會將會很小、很小。在幾年前,我們縣的交通局局長就是因為考察神女溪漂流時身亡的。
我們現(xiàn)在是沒有選擇的,不管前面有多少不可預知的危險也只有向下漂去。我們大約休息了一個小時左右,大家打起精神又準備前行了。我們將所有的裝備用塑料袋包好捆在橡皮艇上,用一根長繩把它放下去,然后人就從巖壁上攀緣而下。到了下面較為平緩的地方又乘上橡皮艇繼續(xù)往下漂。
我經(jīng)常在山區(qū)一帶跑,認識很多植物的,但在這里面卻有好多我不曾見過的植物。雖然是冬季,可兩岸依然郁郁蔥蔥。漂過急流后就有一段水流很平緩的峽谷,水跟玻璃似的清澈透明,三米左右深的河底連小如芝麻的沙礫都清晰可見;無數(shù)的小魚在水里游曳。岸與水面交界的地方,長長的深綠色的青苔漂在水中宛如翡翠紗縭。我感覺是在畫中游,心想仙景亦不過如此罷。
不時在岸上和水邊發(fā)現(xiàn)古冰川遺留下來的遺跡,大小不一但內壁光滑如鏡,相傳是神女十二姐妹在此沐浴的澡盆,數(shù)一數(shù)剛好十二個。巖壁上有一片石鐘乳象浮雕一樣,其中一個很象裸女人體惟妙惟肖的站在那里,我想這一定就是神女了。
到了一片開闊地帶,我看看四周感覺這是一個很好的宿營地,就決定在此安營扎寨。同行的朋友負責安裝帳篷,我和弟弟去拾材火。由于里面根本無人進去,所以在河邊到處是干枯的樹木,大的有臉盆一樣粗,不一會就揀了好大一堆。帳篷也已經(jīng)搭好,于是開始生火作飯。
吃完飯?zhí)焐蜐u漸的暗下來,我們留一人照看火堆,其他人輪流休息。我躺在冰冷的帳篷里面凍的直發(fā)抖,盡管蓋上羽絨服一樣沒用。怎么也睡不著,只好起來坐在火堆邊取暖,和他們一起聊天。四周一片漆黑,除了嘩嘩的水流聲,四周安靜的可怕。忽然,河對岸發(fā)出石頭從山上滾落下的聲響,我們一陣緊張,拿出密林電筒照過去,只見黑黝黝的樹林之中一對對發(fā)著幽幽綠光的眼睛在注視著我們。那位朋友嚇壞了,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。我告訴他不要怕,憑我的經(jīng)驗判斷不會是兇猛的野獸,因為由于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逐漸惡化,那些猛獸基本上已經(jīng)絕跡??尚睦韰s也一直在打鼓,誰也說不清楚,狼還是可能有的。好的是我們選擇的營地很安全,是在河心的一片突出的巖石上,加上有火堆,野獸是不敢貿然進犯的。我還是告戒大家準備好砍刀、木棒等武器,以防不測。
就這樣堅持到天亮。東方漸漸發(fā)白的時候,他們兩個因為太疲倦在火堆邊睡著了。我沒吵醒他們,找出準備好的漁具到水邊釣魚。餌是用的碎牛肉干,等他們醒來時,清香鮮美的魚湯已經(jīng)熬好了。吃完早飯,繼續(xù)出發(fā)。沿途拍攝照片,千姿百態(tài)的山峰奇石都盡收菲林里面了。大約下午三點我們終于漂完全程,到達與長江交界的青石鎮(zhèn)。熟悉的神女峰又出現(xiàn)在我的眼前,回頭望去神女溪依然在輕快的流淌著,我卻有種恍然若世的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