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緯三十度上有許多的自然奇跡,長江幾乎就是在北緯三十度上下,三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了,壯麗秀美的三峽旅游風景,一直都在吸引著世界的游客前來一覽風采。在三峽的沿線也有許多的景點值得去觀看,還有小三峽和小小三峽的景色也不必三峽遜色!
張飛廟前5個建筑為紀念張飛廟而建,后2個建筑為紀念唐代詩人杜甫在此客居兩年而建,是難得的文武合廟。這樣氣勢宏偉壯麗的龐大建筑,很難想象也是因為原址被淹沒,整體搬遷到原址上游30公里外的云陽新縣城對岸盤石鎮(zhèn)來的。張飛廟門票40元,面江背山,依山取勢,由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筑群組成,山水園林與廟祠建筑渾然一體,相互襯托。
紅葉觀賞絕佳地小小三峽
小小三峽是大寧河小三峽的姊妹峽,包括長灘峽、秦王峽、三撐峽,因為比大寧河小三峽更小,所以叫“小小三峽”。乘坐柳葉形小木船,纖拉桿撐,緩緩而行,飽覽兩岸秀美風光。這里以前只是干涸的峽谷,處于巴東的深山之中,因為三峽大壩的蓄水,水位上漲才形成的。小小三峽游覽完,回到滴翠峽的水上碼頭,再次登上游輪返回巫山。小三峽春夏的風光雖然不錯,但是滿眼的綠色卻是有些單調了,建議大家有機會秋天來看看,巫山的紅葉也非常有名,尤其是巴霧峽內的懸崖上修建了游覽步道,據(jù)說是觀賞紅葉的絕佳地點。
悠閑復古大寧古城
這里四面環(huán)山,現(xiàn)在看上去很繁華,以前交通可是很閉塞的,境內交通及主要物資運輸,除大寧河上自檀木坪至巫溪縣城、下至巫山一段可以通行小木船外,絕大部分是人力肩挑背運和少量騾馬馱運的。
寧廠古鎮(zhèn)龍船賽、寧河纖夫、哭嫁鬧喪、巴山夜唱、民間鼓樂、大河鄉(xiāng)舞獅等民俗民風,龍君廟、云臺觀等宗教場所,白鹿引泉、鹽水女神、殘棋爛柯等神話傳說,薅草鑼鼓、五句子山歌、皮影戲、巫姑舞、健身巫舞、巫歌等民間歌舞與樂藝,藥花蜜、巫溪老臘肉、寧河糯玉米、古生物化石工藝品、刺繡、黃楊木制品、民間工藝美術品等地方物產,以及獨具特色的節(jié)慶、生產、生活、服飾習俗,都是大寧古城民俗風情的縮影。
夔門天下雄
夔門是三峽西端入口,以險峻著稱,這里兩岸斷崖壁立,高數(shù)百丈,寬不及百米,形同門戶,而現(xiàn)在因為水位上漲,夔門的寬度變成了幾百米,高度也降低了,原來險峻的景色已不再,只能依稀看出當年的影子,但已無當年的神采。
夔門的最佳觀賞位置就是古象館后面的赤甲樓,這里距離近,視線沒有任何阻礙,可以看到峽口的赤甲、白鹽兩山夾江對峙,壁立如削,恰似一道雄偉門關,俯望窄狹江面,江流湍急,江風勁吹,此時才能更直接地感受到“夔門天下雄”的意境。
溶洞三絕靈巫洞
要是大家在五月一日至十月七日之間來游玩,還會、可以體驗漂流的刺激,靈巫洞門票50元,包含觀光電梯費用,雖然是2A級景區(qū),但是規(guī)模不小,被大寧河分成東西兩部分。東岸是主洞琳宮,全長1500米,由仙翁殿、玉竹林、瑤池、龍王殿、海底世界五大部分組成;
西岸主洞桃源洞,有石鐘乳和大型群雕。
靈巫洞的這個琳宮,號稱“庫區(qū)第一洞”,最主要的看點是定海神針,鐘乳天橋,九龍壁三個精華景觀,被稱為“溶洞三絕“。
朝辭白帝彩云間白帝城
白帝城位于瞿塘峽口長江北岸的白帝山上,這里原來三面環(huán)水,地勢險要,自古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?,F(xiàn)在因為水位上漲,所以白帝城和她所在的白帝山已經(jīng)成為江心的孤島。白帝城的核心是明清時期的建筑白帝廟,這里像一個小型的博物館,歷代的詩文碑刻和文物特別多。
劉備托孤的那個白帝城,李白著名的“早發(fā)白帝城”詩句“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”里面的白帝城,都是指的這里,這是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的地方,風景獨特,又有歷史內涵,非常值得游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