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造時代:十二世紀(jì)晚期
建造國王:闍耶跋摩七世 (Jayavarman VII)
建筑風(fēng)格:巴揚(yáng)寺式(Bayon)
出入方向:東門進(jìn)、西門出或西門進(jìn)、東門出
斗象臺(Elephant Terrace)出了巴戎寺繼續(xù)往北走,不遠(yuǎn)處就到了斗象臺。這里是吳哥國王選坐騎的地方,周邊的圍墻上雕有許多大象和印度教的神像,有些雕像到目前都還很完整,可以看出當(dāng)時精湛的藝術(shù)造詣……
吳哥的斗象臺建於十二世紀(jì)末,也是賈耶跋摩七世的年代。臺的長度超過三百米,共有三個平臺。南部的梯級以三頭飾的大象為柱,象鼻卷著蓮花。平臺的墻壁則雕上獅子和神鳥。
斗象臺刻有不少厚皮動物如大象、犀牛、河馬等圖飾,同時更有迫真的打獵場面。象臺的外觀,主要是厚皮動物如大象、犀牛、河馬等圖飾,栩栩如生。古代的吳哥國王,站在斗象臺上作檢閱,舉行各種公共儀式,馬隊、車隊、象隊,魚貫在廣場上走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