涅盤宮(Neak Pean)的意思是【纏繞的巨蛇】,就這么小小的神廟,在水中央,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,亭亭玉立,美得像一顆水中明珠。
涅盤宮建于12世紀(jì),是佛教廟宇,大水池中央有個小島,島上只有一座仿造「須彌山」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廟,石塔上雕刻兩只纏繞的巨蛇王(Naga),小島東側(cè)還有一座白馬雕像,而Neak Pean的意思是「纏繞的巨蛇」,就是取自島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。
加亞華爾曼七世(JayavarmanⅦ)在位時期,積極進行各項建筑工程,史學(xué)者認為他在位37年中,以攸關(guān)民生生活所需的公共工程為第一優(yōu)先,包括蓋水庫、鋪路修橋、建101所驛站、102所醫(yī)院……,其中涅盤宮(Neak Pean)算是一座寺廟療養(yǎng)所,在當(dāng)時是一個大醫(yī)院。即使在今日,柬埔寨人還是相信蛇廟的神奇藥療,雖然水池荒廢已久,柬埔寨人前往蛇廟參觀,也想采摘長在水池土地里的植物,拿回家做藥浴。而大水池(被稱為圣池)是為病人沐浴而設(shè),現(xiàn)在水已經(jīng)干涸。
而大水池(被稱為圣池)四邊各連接一座小水池,而大水池的水得個別通過四座雕有象(北方—代表水)、馬(西方—代表風(fēng))、獅(南方—代表火)、人(東方—代表土),當(dāng)時的人們在主池底部種滿草,雨季池水漲滿,藥草于水中自然分解而成為藥池,藥水由大水池流入小室中代表陰器的扁平凹槽,再由各出水口流出,底下設(shè)有蓮花座,病患便跪在這里以藥草水淋身治病。由于四座小水池據(jù)說有不同的療效,病人分別被判別病癥,將遵循指示去做藥水浸泡。小水池出水口上方的遮蓋屋頂還雕刻著診治病人、按摩的圖像。
飛馬救人的雕像。關(guān)于飛馬救人也是有一段故事。曾有一群商人于海上遇難,菩薩化為飛馬(Bahala)前來營救。飛馬最先救起了一位商人,這位商人因此是唯一坐在馬背上的受難者,其余的商人則盡可能的緊緊抓住飛馬下半身可以抓牢的地方。這時由菩薩化身的飛馬告訴他們,我會帶著你們離開這里,但是你們的眼睛必須要閉起來,一旦張開,你們則會再被惡魔帶回。一行人都允諾了菩薩的要求,但在飛行的途中,坐在馬背上、最舒服的那位商人突然聽到后方有人在叫他的名字,他不禁張開了眼,就在這個時候他摔下了馬,遭到惡魔的吞噬。這就是為什么飛馬救人的石雕,馬背上沒有人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