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家界因旅游建市,是中國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,位于湖南西北部,是國內重點旅游城市。澧水中上游,屬武陵山脈腹地,為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。1982年9月,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,1988年8月,武陵源被列入國家第二批40處重點風景名勝區(qū)之內;1992年,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、索溪峪風景區(qū)、天子山風景區(qū)三大景區(qū)構成的武陵源自然風景區(qū)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世界自然遺產名錄》。
武陵源風景名勝區(qū)擁有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,由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——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(qū)、索溪峪自然保護區(qū)、楊家界四大景區(qū)組成,風景游覽區(qū)面積264.6平方公里,是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、世界首批地質公園、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張家界是少數民族聚居區(qū)。第五次人口普查時,全市有少數民族33個,以土家族、白族、苗族為主,少數民族人口115.25萬,占總人口的77.19%。
張家界是革命老區(qū)。這里是湘鄂西、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(fā)源地和中心區(qū)域,賀龍、任弼時、王震、關向應、肖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奮戰(zhàn),領導了長達8年的武裝斗爭。紅二方面軍從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(xiāng)出發(fā)開始漫漫長征。全市先后有4.7萬人參加紅軍,犧牲1.8萬人。
張家界生態(tài)優(yōu)良。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,四季分明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6.98%,核心景區(qū)為98%。市城區(qū)空氣質量優(yōu)良率達90.1%,景區(qū)為一級。全市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99.6%, 90%的地表水水質達到了11類標準以上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國家控制標準。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(qū)8個,其中國家級2個、省級3個,有娃娃魚、中國鴿子花等國家一、二級珍稀保護動、植物81種,保護小區(qū)23個,面積702平方公里。
張家界資源豐富。有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、長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212條3131公里,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56.9萬千瓦,可開發(fā)量達104萬千瓦。有煤、鐵礦石、鎳鉬等礦產60多種,已探明儲量和可開發(fā)利用的 28 種。物種豐富,木本植物有110科1409種,脊椎動物有190余種。名優(yōu)特產有張家界椪柑、湘西黃牛、茅巖霉茶、菊花芯柚等。
張家界歷史久遠。2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,創(chuàng)造了燦爛的古文化,留下了許多古老的人文傳說和眾多的古文化遺址,先后出土國家一級文物41件、二級文物173件、三級文物1222件。公元263年,吳景帝孫休下令設置天門郡,最初郡治就設在永定城區(qū)古城堤。
張家界地靈人杰。先后涌現(xiàn)鎮(zhèn)守臺灣、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清末名將劉明燈、孫開華,無產階級革命家、軍事家、新中國元帥賀龍,無產階級革命家、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廖漢生、袁任遠、范子瑜,南北大俠杜心武、地質學家田奇雋、“兩彈一星 科學家陳能寬等一批時代英才。
近年來張家界旅游出現(xiàn)了一些不光明的操作,讓一些游客大呼被宰,但這并不能抹殺張家界本身的旅游優(yōu)勢。只要你注意識別低價的宰客團,相信您能有一個快樂的旅程,歡迎您來張家界。
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聯(lián)合張家界旅游局供文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