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逍遙自在的生活態(tài)度是出了名的,獨特的文化氛圍是很多閑暇之地?zé)o法效仿的。想要去一次性的尋找成都的逍遙、成都的安逸、成都人的生活態(tài)度,感受成都的文化,那寬窄巷子就是不二的選擇,因為寬巷子的“窄”是逍遙人生的印記,窄巷子的“寬”是安逸生活的回憶;逍遙安逸,行云流水,順其自然的生活態(tài)度,就是成都人的精髓……
現(xiàn)在的寬窄巷子,已經(jīng)不是老時的寬窄巷子了,中式風(fēng)格的外衣下已經(jīng)多了許多西式的元素,但是不論如何改變,骨子里那慢了半拍的生活態(tài)度沒有變,清晨的寬窄巷子依舊寧靜,游蕩在巷子中的路人依舊氣定神閑,茶是要吃的、耳朵是要掏的、牌是要打的……依舊、依舊,坦然、自若、淡定,這就是成都!
春天的寬窄巷子被各種大自然鮮嫩的顏色包裹著,不論您的鏡頭指向何處,都會在取景器里發(fā)現(xiàn)新生的生命,它們在努力地占領(lǐng)每一寸陽光可以灑到的地方,同時,也將陰暗角落遮擋的嚴嚴實實,它們是春天的使者,也是相片中最好的模特。有了這些春天的色彩,相片中的一切才真正變得活力四射!
寬窄巷子是古老的,那些最成都、最市井的民間文化:原住民、龍?zhí)每蜅!⒕赖拈T頭、梧桐樹、街檐下的老茶館……基本都完整的保留了下來,并且還在不斷地發(fā)揚光大。只要細心,慢慢的沿街行攝,您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寬窄巷子就像一塊古老成都文化的磁石,將越來越多的成都文化一點點吸引過來,不論古今,都可以完美的吸收、融匯、傳承,讓短短的寬窄巷子成了一座露天的博物館。
寬窄巷子是安逸、巴適的(這兩個次貌似我真的用了很多,但這確是我對成都最為真切的感受),每一套院落中都布置的儒雅、恬靜,雖然可以隨處可見那些西方舶來品的影子,不過都被精明的店主細致的安排在了最合適的位置,讓他們真正融入到了大中式的風(fēng)格當中,讓它們都成為了每個園中必不可少的諧趣之一。
寬窄巷子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成了成都人周末出行的首選,三五成群或是比翼雙飛或是干柴烈火,不過不論哪一類人,白天的時候大多會到巷子中的小館慢慢的吃個飯;在沿途街檐下的茶檔慢慢的喝盞茶,再倚在暖暖的陽光下慢慢的讀讀書;寬窄巷子每天都會以最新鮮的面貌迎接這些使者們的到來,這就是寬窄巷子的寬窄時光……
竹蓀肝膏湯:竹蓀肝膏湯如今貴為川菜四大清湯之一,也是著名的“定桌子湯”。此湯的做法在石光華眼里更是“瓷器活”:選用雞肝或鵝肝,用小錘搗碎,挑去筋,然后用綢布過濾,不要肝肉,只取肝醬;胡椒水去腥味之后,放少許鹽水提味(絕不能有任何顆粒),然后蒸制成肝膏。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出錯,肝膏就成了狗皮膏藥一樣的棄品。
干鍋系列·雅唐鮮椒脆土鱔:干鍋是與火鍋針鋒相對的一種吃法,優(yōu)勢在于不會弄得滿身火鍋味??梢宰龈慑伒氖巢姆浅V泛,比如肥腸、排骨、牛肉、鴨舌、雞翅等等。做法簡單,就是加入洋蔥、芹菜、豆豉、蒜瓣、大蔥、干辣椒、花椒等配菜和香料,猛火爆炒。吃的時候,從主料(肉類)吃起,排骨、鵝唇、雞翅等需要慢慢啃的,則留到最后。
梭邊魚·酸菜耗兒魚:近年來川南小城自貢的“鹽幫菜”,以其獨特的鮮、辣口味席卷蓉城。在自貢一帶的大小河流中,生活著一種似鯰非鯰的野生魚類,當?shù)卦挿Q為“梭邊”。梭邊魚無鱗少刺,以多種腌制蔬菜、天然香料、中藥秘方碼味數(shù)小時之后,湯鍋里用文火煨燉方才入味,適合像火鍋一樣邊燙邊食,而且魚肉久燙不老,愈發(fā)有味。
燈影牛肉·溫江夏氏水煮泥鰍:堪稱四川“慢食”鼻祖。一頭數(shù)百斤重的牛,身上只有腿腱、里脊等二三十斤肉可以作為燈影牛肉的原料。用長片刀切成極薄的肉片,以十多味香料拌勻,經(jīng)曝曬去除水分,再放進特制的烤爐中,慢火烘烤至熟,裝入用油紙襯里的竹筒或紙罐里,摻滿純香麻油密封制成,整個工序至少要三四天。
美食
麻辣小龍蝦:曾經(jīng)有水產(chǎn)專家宣傳,小龍蝦是引進物種失敗的典型案例,因為它的吃法單一,價值不高。但是就這樣一個“失敗的案例”,到了成都,被做成麻辣味,同樣大行其道。其實小龍蝦的魅力就在于剝殼吃肉這個過程,很是需要點耐性,一只只去了殼,得到的肉卻并不多,但是極其入味,麻辣爽口,肉質(zhì)又很有彈性,所以也很適合佐酒,特別是夏天佐啤酒。
如意地三鮮·兔腦殼:別的地方吃兔子,兔頭基本上和下水一樣,成都人向來不乏變廢為寶的精神,一如當年的夫妻肺片。傳統(tǒng)吃法主要有五香、紅油兩種,近年來又衍生出了剁椒等新口味。紅油兔頭直接泡在裝滿辣椒油的大壇子里,有客人要買了,便撈出一個來,蘸上芝麻遞給顧客。兔腦殼上的肉極少,樂趣就在這明知沒有肉,卻一絲絲尋找的過程。尤其是成都美女,個個從小練就了一身對付兔腦殼的真功夫。
海鮮燒烤·甜脆八爪魚:四川是個內(nèi)陸省份,不過,同樣沒有影響本地的海鮮燒烤的繁榮。吃海鮮燒烤,應(yīng)該去青石橋海鮮批發(fā)市場。在青石橋吃海鮮燒烤,最流行的吃法是——自己親自去市場里面砍價、挑選,主要是竹節(jié)蝦、扇貝、青口等,買好之后,市場對面的一條街上都是燒烤店,直接交給老板“來料加工”,然后您就可以在一旁等著大快朵頤了。
功夫湯·三岔湖汪氏羊肉湯:出自粵菜但又加入本地川菜精華,分猴頭菇功夫湯和靈芝功夫湯兩種。前者取猴頭菇、土雞、龍井茶,隔水蒸24小時后方可飲用。后者的原料則為靈芝、小鮑魚、金華火腿,外加成都最流行的竹葉青茶。最特別的是,湯品是盛放在紫砂壺中,而飲湯也不用碗,直接倒在紫砂小杯中“一口悶”。湯看似寡淡其實超鮮,往往可以連續(xù)不斷喝上10杯。
關(guān)于我們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合作伙伴 | 法律聲明 | 人才招聘 | 安全提示
友情鏈接: